帶嶺,位于小興安嶺南麓,取名于小興安嶺支脈“達里帶嶺”。
其全名是帶嶺林業局有限責任公司,隸屬于黑龍江伊春森工集團。于1937年開發,1946年建局,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成立的第一個林務局,是黨在東北林區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也是國家最早建立的林業科學實驗基地。
帶嶺于1937年開發,1946年建局,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成立的第一個林務局。1964年,帶嶺試建新中國第一個營林新村
1952年,帶嶺為林業部直屬實驗局。1966年,下放地方,為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的直屬實驗局,與帶嶺區人民政府政企合一。2019年,政企分開后,帶嶺林業局公司成立。目前,施業區總面積96742公頃,森林覆蓋率96%。
1940年,森林小火車道建成前,利用河水運送木材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牛套子集材作業
20世紀40年代末至70年代,森林小火車運送木材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汽車運送原條木
回顧帶嶺的發展史,可以將其分為4個階段。
紅色基因。帶嶺是小興安嶺抗日斗爭中心區,是中國共產黨北滿省委機關和抗聯總司令部所在地,著名抗日將領趙尚志、周保中、夏云杰等,都在帶嶺留下了戰斗足跡,“抗聯精神”始終滋養著這片熱土。建局后,帶嶺向國家貢獻了1100多萬立方米的優質木材,為國家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紅色基因,傳承發展”,是幾代帶嶺人的不懈追求。
20世紀50年代,油鋸手交流伐木經驗
1982年,開展白僵菌防治松毛蟲
敢為人先。帶嶺人高擎科研大旗,不斷加快科技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承擔國家430多項林業課題研究,其中380余項獲市級以上的科技進步獎,1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在全國科學大會上被授予“科學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被原林業部確定為“林業現代化綜合實驗基地”。在國家林業發展的厚重史冊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創造了多個林業企業“第一”。
1958年5月,波蘭工會代表團到帶嶺考察學習
20世紀80年代,引進國外膠輪拖拉機集材
勇于探索。帶嶺人不等不靠,迎難而上,艱苦創業,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歷史機遇,依托自身森林資源和科技優勢,在堅持做好森林防火和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清潔能源、苗木花卉、特色種養、生態康養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林區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
1985年,帶嶺召開春季森林防火誓師大會
1987年2月28日,黑龍江森工總局在帶嶺召開樺樹液飲料系列產品鑒定會
生態文明。帶嶺以“林區三問”和“讓伊春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政治囑托為統領,堅持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持續答好“林區三問”新答卷。
帶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施業區青山如黛、碧水含煙 高慧攝
今天的帶嶺,堅持以擴綠為先、以興綠為重、以護綠為基,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堅決守護好小興安嶺原生態風貌和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為建設美麗中國增色添彩。(吳兆喆 楊玉梅)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帶嶺林業局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