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浴在线观看,www.日本在线,强壮公夜夜使我呻吟,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專題 > 新春走基層 > 圖片新聞

新春走基層|小小油茶果“鏈”上大產業

2025-01-16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字體:  打印本頁

分享到:

衡南縣油茶種植戶盛建明在修剪油茶樹。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小小一顆油茶果,能“榨”出幾個錢?

在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湖南衡南縣,油茶林總面積達53.69萬畝,2024年油茶產業年總產值43.6億元。

“油茶渾身都是寶。茶根涵養水源,茶籽能榨油,茶花供觀賞,茶木還能做成精美工藝品。”小汽車停在地頭,41歲的盛建明拎著一把剪刀,一頭扎進了自家的油茶林。

他是衡南縣云集街道普賢村油茶種植戶。山坡上,油茶樹一棵挨著一棵,連成片。料峭山風中,白色油茶花在枝頭俏綻。

打頂,剪去枯枝、下腳枝、交叉枝,三下五除二,一棵油茶樹便在盛建明手中完成了一次整形修剪,原本旁逸斜出的枝條變得層次分明起來。

“每年收了油茶果,直到次年3月前后都要做好修枝。這可是個技術活,要把樹的內膛剪空,增加采光透氣,能減少病蟲害。”盛建明說,他2018年開始承包了120多畝油茶。2024年采收了3萬多斤油茶果,收入約6萬元,“油茶樹6年進入初產期,等3年后進入豐產期,產量會比現在更高。”

普賢村黨總支書記唐華秋介紹,種下一片油茶林,經濟收益期長達數十年之久。為了增加短期收益,村里還專門引進中藥材企業,在林中套種了1000多畝藥材。目前全村共種植油茶5000余畝,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村集體經濟收入則有望突破100萬元。

油茶產業“錢”景可觀,離不開當地“良種”“良法”的大力普及與推廣。

衡南縣一片油茶苗木基地。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先說“良種”。2018年,衡南縣投資2000萬元投建了“大三湘現代化優質油茶苗木生產基地”,從國家林草局主推的油茶品種中,篩選出“三華”“湘林210”等8個適合當地氣候與土壤條件的優良品種,年出圃優質油茶苗木600萬株,滿足全縣及周邊縣市油茶種植戶的需求。

“好苗才能有好收成。”盛建明說,以前的老樹種不僅長得慢,結的油茶果,果小、皮厚、籽少,出油率低,銷路犯愁。新品種生長周期短,且抗病蟲害的能力更強,掛果率高,果子皮薄肉厚,自然不愁銷。

再看“良法”。衡南縣地處衡邵干旱走廊,引水灌溉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盛建明的油茶樹種下6年多,灌溉方式正迎來又一次變化。

“最開始是打井,算上買水泵,要投入3萬多,成本高。而且人工灌溉會有漏灌,水流不均勻,影響產量。”他說,前兩年在縣林業部門支持下,他把水管鋪進了油茶林。如今,舊水管已經拆除,即將被更先進的水肥一體化系統取代。“春節過后夏季干旱來臨前,這套系統就能投入使用了。”

走進普賢村油茶良種良法標準示范基地,打開灌溉系統開關,一個個高2米多的噴頭便飛速旋轉起來,向周圍噴灑水肥。低頭細瞧,田埂上還鋪設有針頭樣式的滴灌設備,能為每一棵油茶樹精準澆水施肥。

“我們把良法貫穿油茶種植全過程。在全縣普及‘六化’技術:種苗良種化、生產標準化、作業機械化、灌溉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經營多元化。”縣林業局油茶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全縣已創建油茶高標準示范基地28個。

種苗優良,種植得法,油茶豐產有保障。而要點“綠”成“金”,讓油茶樹結出“致富果”,還得農頭“鏈”工尾,推進“三產”融合。

從盛建明的油茶林驅車出發,行駛約10分鐘,便來到國家農業產業化、國家林業“雙重點”龍頭企業——湖南省大三湘茶油有限公司。

冬季正值茶油生產旺季,該公司多條生產線加速運轉。其新研發的8小時連續制油新技術,能夠在一條生產線上,生產出鮮果茶油、原香茶油和濃香茶油三種品質的茶油。

“鮮果鮮榨工藝解決了雨季油茶果的晾曬和儲存問題,榨渣殘留更低,茶油品質更高了。”大三湘文旅部負責人張麗介紹,目前公司自有油茶基地4萬畝,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方式建了50多萬畝油茶林,生產線拓展到了貴州、安徽、廣西等省份。

一片已建好水肥一體化系統的油茶林。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油茶果,不止“變身”山茶油。

大三湘與中國農科院、中南林科大等院校深化產學研合作,通過對油茶殼、茶餅等進行發酵、提取,生產出洗發水、沐浴露、面膜等各種洗護用品,最后的殘渣還可以做肥料,真正把“渾身都是寶”的油茶“吃干榨盡”。

為推動油茶產業發展,衡南縣以“龍頭”帶“農頭”、強“工尾”,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據介紹,2024年,全縣油茶加工企業共銷售茶油超3000噸,茶籽精油和茶籽潤膚油5萬瓶以上,銷售額達4.5億元。

在種植模式上,近年來當地鼓勵村組成立油茶專業合作社,探索推行“公司+村集體+油茶莊園”“村委會+合作社+農戶”“新型職業農民+村集體+油茶莊園”等多種經營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勞務承包等方式,與公司、合作社開展多元化合作,實現多方共贏。

“一朵花、一個果,來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技術在手,管理提升,“龍頭”帶動,小小油茶果“鏈”上大產業,在衡南,許多像盛建明這樣的種植戶干勁十足!(人民網記者 劉賓)

以油茶為原料生產的日用品。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糾錯】
無障礙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