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一家6口
近日,記者隨工作人員到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松嶺林業局施業區內開展巡護工作,偶遇了多種野生動物在林區活動,其中被稱為“東北神獸”的狍子和它們的小伙伴在雪地盡情撒歡的場面令人忍俊不禁。
狍子是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東北人叫它“傻狍子”。狍子的好奇心很重,看見遠處有人在拍攝它也不會逃離,而是停在原地東張西望,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在寒冷的冬季,它們或靜臥休息、或追逐玩耍、或覓食充饑,記者此行拍到了一組狍子一家6口在雪地上嬉戲奔跑、肆意撒歡的畫面。
駝鹿也叫麋、犴達罕,在白雪映襯下,黑色的毛色更加亮眼,大塊頭的它們有厚厚的皮毛御寒。
駝鹿
猞猁是貓科動物中最不怕冷的,它們的樣子非常有特色,面部像老虎,兩邊耳尖各有一簇4—5厘米黑色的叢毛豎起,像是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顯得非常威嚴而有氣勢。在漫天大雪中,它體態輕盈,輾轉騰挪,憑借巨大的腳掌,甚至能在兩三米厚的雪堤上快速追逐獵物。它體重僅15—30千克,卻能在食物稀少的時候獵狼捕鹿,被人們視為神秘莫測的雪夜精靈。
猞猁
自2018年起,松嶺林業局持續完善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措施,創新網格化監測流程,引入手機軟件“兩步路”技術,布設樣線40余條,架設紅外線相機140部,監測范圍達到4000多公頃,捕捉有效監測視頻 5000多GB,首次監測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灰狼、雪兔、棕熊、馬鹿,猞猁族群明顯壯大,并獲取猞猁夜間捕食的珍貴資料。完整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原麝、貂熊、紫貂軌跡及駝鹿種群覓食等活動影像;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大天鵝、鴛鴦、斑頭秋沙鴨等頻繁出現在監測鏡頭內;同一部紅外相機還經常捕捉到多種野生動物“同框”畫面。這充分體現松嶺林區良好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棲息地固定、食物鏈完整,對繼續研究野生動物習性和生境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礎。(郭蘇民 田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