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長三角地帶、浙皖贛三省交界處,生長著一片獨特而神秘的原真森林,令人沉醉。這里是我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是百山祖冷杉、白頸長尾雉、黑麂等中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最后的“基因保護地”,是中亞熱帶低海拔原生常綠闊葉林的美麗家園。
這個長三角“生態明珠”就是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
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分為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的錢江源和麗水市的百山祖兩個園區?!耙粓@兩區”,齊頭并進,這一創建模式無疑是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創新之舉。
2015年,錢江源區域被列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成為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隨著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錢江源園區生態保護進入了新階段。
錢江源園區由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錢江源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連接上述自然保護地的生態區域整合而成,總面積252平方公里。這里至今仍保存著全球稀有的大面積低海拔原生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黑麂、白頸長尾雉等珍稀動物在此生息繁衍。
為解決國家公園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等管理體制問題,錢江源園區創新建立了“垂直管理、區政協同”管理體制,為推動國家公園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體制保障。
2019年,百山祖區域納入,形成“一園兩區”格局,即百山祖區域與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整合為一個國家公園(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
走進百山祖園區,其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仿若“綠色寶藏”,令人矚目。
在這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90座,浙江10座海拔1800米以上山峰均坐落于此,原真森林覆蓋群山。2102種維管植物、632種大型真菌在此舒展身姿,416種脊椎動物、2205種昆蟲在此生活繁衍,是我國華東的“菌物王國”。
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地處長三角人口密集區,錢江源園區林地面積34.6萬畝,其中79.4%為集體林地,達27.5萬畝;百山祖園區規劃范圍內,集體林地面積59.25萬畝,集體林地占比高達80.6%。
為實現集體林地統一管理,實現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在實際控制意義上的主體地位,2018年3月,錢江源園區正式啟動集體林地地役權改革,為南方集體林占比大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如何實現自然資源統一管理提供了思路和舉措。百山祖園區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廣大農民、企業主動為生態讓路,創新推出“國家公園+地役權”“國家公園+綠色金融”等系列“國家公園+”模式,用一系列舉措展現“國家公園就是尊重自然”理念。
行政區域有邊界,生態系統、野生動物活動無邊界。如何開展跨行政區域合作保護,是許多自然保護地面臨的共性問題。
2023年,紅外相機拍到1雌2崽共3只黑熊同框的溫馨畫面,表明錢江源園區內有穩定的黑熊種群。在森林中,還發現了當地老百姓稱為“四不像”的神奇動物——中華鬣羚。近年來,隨著公園范圍內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植被覆蓋率超過90%,園區內人類活動干擾少、食源豐富,為珍稀動物繁衍生息創造了良好環境。
錢江源園區依托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浙江大學等科研力量,建成“空天地”一體化生物多樣性監測體系,實現全境重要生態系統以及關鍵物種的長期動態監測。搭建上線“生態智治”系統,并重點打造災情應急全閉環處置、無人機自動巡檢、野生動物識別等三大場景,形成“天上看、無人巡、視頻探、網格管”的生態管護架構體系,為生物多樣性監測保護打下堅實基礎。同時,與科研機構和高校長期合作,開展黑麂、白頸長尾雉專項課題研究,通過對這兩種旗艦物種持續監測,評估分析國家公園現有功能分區對黑麂、白頸長尾雉棲息地保護的有效性。
目前,錢江源園區內有南方紅豆杉、白頸長尾雉、黑麂、穿山甲、黃胸鹀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植物5種,有長柄雙花木、鵝掌楸、白鷴、蛇雕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植物80種。
百山祖園區一直以《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2001)》為行動指南和評價標準,全方位拯救保護百山祖冷杉,努力為緩解其極度瀕危狀況奠定基礎。開展就地保護,對母樹周邊的水溝進行砌石駁坎防固,防止水流對百山祖冷杉母樹根系和周圍土壤沖刷而產生危害。每天開展巡護監測,并安裝了野外視頻監控探頭,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控,監測母樹健康狀況。
多年來,百山祖園區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開展多項基礎性研究,基本了解了百山祖冷杉的致瀕原因,掌握了種子育苗技術,摸清百山祖冷杉幼苗適生環境和生長一般規律,利用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技術,百山祖冷杉野生種群規模顯著擴大。
今年,百山祖園區內,5株20世紀80年代嫁接的百山祖冷杉開出了黃花。目前,嫁接樹的后代已野外培育4000多株,苗圃地內保留2000多株苗木。
隨著“生態+”理念不斷深化,不只是科研,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還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的新路子,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錢江源園區內,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生態研學價值極高。園區倡導“自然教育立園”理念,以豐富的研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研學之旅按照1個研學游目的地、10條主題研學路線、N個研學基地或營地的“1+10+N”模式,創新性設計線路,讓學生在國家公園探尋,品味綠色自然,感受人文自然之美,增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提高生態文明素養。
青山巍巍,層林盡染,萬物競發。經過多年探索實踐,“一園兩區”共護原真森林的力量更加深厚,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候選區的浙江特色愈加濃郁。(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