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用地保障上給予政策支持
我局對促進林草中藥材高質量發展,增進國有林區人民民生福祉高度重視,支持大小興安嶺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頂層設計。2021年7月,印發了《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野生栽培3個通則》(林改發〔2021〕59號),推進林草中藥材全過程指導和關鍵環節管控。11月,印發了《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林改發〔2021〕108號),將林下中藥材產業作為重點領域,從建立健全標準化生產體系、積極推廣生態培育技術和發展衍生產業三個方面予以部署。2022年2月,印發了《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南》(辦改字〔2022〕7號),明確了發展林草中藥材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將全國劃分為大小興安嶺林草中藥材生產區等9個生產區域,并明確了各生產區適宜發展的藥材品種及其生產模式。3月,會同國家藥監局、農業農村部和中醫藥局印發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進一步推進林草中藥材規范化生產、高質量發展。二是強化基地建設。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是全國創建示范活動保留項目,每2年認定一次。為鼓勵支持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在申報文件中明確對開展生態種植、仿野生栽培、野生撫育的林下中藥材基地予以適當傾斜。目前,我局在大小興安嶺地區認定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等11家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我局正在起草《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管理辦法》,擬進一步明確對發展林下中藥材基地予以支持,并加強示范基地考核監督和動態管理,保證示范效果,引領林草中藥材高質量發展。
大小興安嶺林區屬于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生態區位最重要的區域之一。為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2015年開始,我局將臨時使用林地的審批權下放給省級林草主管部門;2023年起,將國家級審核權限的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行政許可事項,委托至省級林草主管部門實施,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時效。
二、在種植補貼上給予政策支持
農業農村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規劃,強化指導,加大扶持,促進大小興安嶺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產業規劃引導。2018年,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印發《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將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東北道地藥材產區等7大區域,引導各地中藥材生產布局向道地產區集中,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設施標準、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道地藥材生產基地。2021年,印發《“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指導各地優化道地藥材生產布局,深入推進中藥材基地標準化生產。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20—2023年,先后啟動建設吉林長白山人參、廣西羅漢果、湖南湘九味等10個中藥材產業集群,支持建設近百個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強鎮。對于批準創建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中央財政分年分類給予獎補支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每個獎補1.5—2億元,農業產業強鎮每個獎補1000萬元。三是打造中藥材“三品一標”示范基地。推動中藥材品種培育、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促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包括黑龍江省林口縣蓮花鎮黃芪道地藥材種植基地等。
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在職能范圍內,支持黑龍江省,特別是大小興安嶺地區,依托優勢資源,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支持大興安嶺建設5個野生撫育基地和3個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支持小興安嶺針對刺五加、五味子、桔梗、金蓮花、白鮮等5個品種建設良種繁育基地。二是支持大小興安嶺地區開展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項目研究,研發種質資源新品種,引導產學研合作發展,以當地道地藥材刺五加、人參、林蛙、五味子、平貝等為原料,研發保健食品等,延伸中醫藥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加強對黑龍江省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建設國家級林麝養殖示范基地。三是在大小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呼瑪等中藥種植大縣組織開展中藥材生產技術培訓,并不定期組織邀請專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四是支持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召開推進寒地生物(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促進大興安嶺地區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綠色發展。
三、在金融服務上給予政策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高度重視金融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按照《“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國辦發〔2022〕5號)相關要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方式、加大信貸投入。積極推動建立和完善融資對接機制,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線下主動走訪、行業主管部門推送、銀企現場對接活動等方式,對接中醫藥企業融資需求,并與中醫藥企業構建中長期合作關系。引導金融機構針對中醫藥企業特點,創新具有特色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豐富中醫藥企業貸款合格抵押物,適當延長還貸期限,積極滿足中醫藥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截至2023年3月,全國主要銀行中藥飲精深加工等醫藥產業中長期貸款余額3200億元,同比增長37.9%。
同時,先后創設多項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和技術改造投資支持力度。2022年4月,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先進制造業科技研發。截至2022年底,累計支持銀行發放貸款1.3萬億,支持企業超過5萬家。2022年9月,設立2000億元以上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配套財政貼息,專項支持包括涉及醫藥產業的衛生健康、數字化轉型等10個重點領域在內的設備更新改造,累計支持銀行發放貸款2290億元,支持設備改造項目超過4300個。
下一步,我局將對符合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相關規定、符合生態保護要求的大小興安嶺中醫藥產業項目使用林地的積極予以支持,指導地方林草主管部門靠前服務,依法依規加快辦理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相關手續。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實施創新驅動,指導大小興安嶺等中藥材產區加快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提升大小興安嶺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中國人民銀行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國辦發〔2022〕5號)要求,積極完善金融政策安排,促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繼續為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會同有關部委及地方有關部門加強對大小興安嶺地區中藥產業發展的支持,持續推進相關工作開展。